6月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完成了西南地区首例腋下小切口手术矫治婴幼儿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手术没有选择传统的开胸方式,而是从患儿的腋下开通通道手术,手术切口仅2.5厘米。
据悉,该患儿在3个月大时在儿保体检中发现心脏有杂音,心脏彩超示“室间隔缺损”。
孩子母亲带着孩子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右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干下型室间隔有缺损,必须进行手术。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李勇刚教授介绍,该患儿心脏右侧冠状动脉起始于左冠状窦,而正常情况下,心脏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手术需要将“走错路”的右冠状动脉开口转移回正常位置。与此同时,孩子还存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也需要本次手术中同期矫治。由于腋下皮肤切口在右侧胸壁,“意味着手术医生操作时需要横跨心脏达到心脏左侧,手术视野的暴露常常比较困难。”
传统的手术入路方式是锯开胸骨,对于医生来说,术中视野显露良好,但可能出现带来的鸡胸或漏斗胸等胸壁畸形的风险。腋下小切口,相对正中切口具有伤口隐蔽、美观性的优势,同时不需要锯开胸骨,可以避免正中切口术后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只是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
手术当天,李勇刚带领团队将孩子的右冠状动脉开口转移回了正常位置,还对孩子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进行了同期矫治。最终,经过3个小时25分钟,手术顺利结束。
目前,患儿已顺利出院。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