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老人地铁殴打小伙”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对该老人表示谴责,并为小伙打抱不平。8月9日,青岛警方通报称,该小伙和某在地铁上对多名乘客进行滋扰,后与69岁老者翟某发生肢体冲突。和某扯破翟某上衣,翟某击打和某面部造成其右侧鼻骨粉碎性骨折。警方对和某以行政拘留处罚,对翟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警方的通报来看,涉案小伙有错在先,打人老者也并不无辜,这原本只是一起普通的社会治安案件,但在某些人掐头去尾的处理之后,却在网上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指责老者,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上升到对老年人群体的批评,诸如“坏人变老了”的言论更是引起了不少人“共鸣”。而当警方通报发布之后,事实证明,此前的许多网传消息都只是不负责任的“脑补”而已。
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这一次的“剧情反转”,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使有视频“作证”,也可能只是片面的信息,而非事实与真相。在大众传播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信息片面化,即通过不完整的信息传播,让受众对整个事物的认知产生误解,或片面的理解。这种传播手段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则很可能对公众产生不良的引导,甚至进一步煽动公众情绪,来达到耸人听闻、混淆事实、颠倒黑白等传播效果。
网络的开放特性让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煽动效应进一步被放大,人们朴素的正义感也往往容易成为某些“流量推手”利用的工具。以“老人地铁殴打小伙”为例,逼迫让座、动手打人、倚老卖老……比起“小伙滋扰他人引发冲突”这种“平铺直叙”的表述,这些标签化的表述显然可以极大刺激公众的神经,并唤起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吁。当这样的讨论甚嚣尘上之际,真正的“幕后黑手”却可以在网络的另一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杰作”。当“真相的盖子”最终被揭开,群体间的矛盾已然树立,而“反转”与“打脸”则很可能对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消极效应,久而久之透支和消耗的是社会大众的善良与信任,可谓流毒无穷。
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能变得更好,也希望通过网络对公共事务进行道德层面的自我表达,但所有的建议与批评,都应该建立在对事件的全貌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广大网友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唯有时刻保持清醒,静待真相浮出水面,才能不被别有用心之人干扰了自己的判断,作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言,从而让网络上少一点戾气,多一些客观与冷静。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