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在老年食堂用餐。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中心之街”“首善之地”作用,深化“为老”服务,及时回应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画好城市基层治理“同心圆”,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打造了老年群体基层治理新样板。
8月2日,正值午餐时间,位于昌元街道海棠社区的老年食堂内饭香四溢,座无虚席。老人们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
红烧鲫鱼、粉蒸肉、小酥肉、炒青菜……取餐区,琳琅满目的菜品盛放于台上,大家有序排队,根据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
“我和老伴每天都来食堂吃饭,这里既便宜又营养,大家在一起,还能拉家常,很开心。”今年72岁的张大爷一边展示自己的饭菜,一边表示,这里干净卫生味道好,服务也很周到。
张大爷说完,旁边用餐的大妈也表示赞同,“孩子们不在家,天气热,我们也不想做饭,来这里吃方便。”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志亮介绍,去年昌元街道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深入基层,收集群众诉求,发现海棠社区老年人口较多,为帮助老人解决吃饭应付、孤独感增加的问题,他们开设了荣昌首个老年食堂。自老年食堂运营以来,平均每天就餐人数超500人次。此外,该街道还积极探索“商业+公益”连环招,通过开放食堂岗位,为十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关爱老年群体,不仅要满足他们的胃,还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昌元街道老年大学音乐室,学员们伴随悠扬乐曲,跟着老师学习新的曲目;舞蹈室里,学员们摆手、提腿、转身,个个身姿挺拔、仪态大方,很难想象这里的学员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
“如今不缺吃穿,大伙儿的精神追求更高了。老年大学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学’的平台,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舞蹈班的李大姐乐呵呵地说,“我连续上了4学期,这里不仅学费便宜,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生活也更充实。”
老年食堂和老年大学都只是昌元街道深化“为老”服务,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小切口。近年来,该街道以群众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持续丰富社区养老新模式,以贴心服务打通老年群体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刘志亮表示,下一步,昌元街道将谋划更多治理场景,以老年食堂、老年大学、先锋业委会、“暖心”驿站等工作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N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神经末梢”作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数字化,以更多服务“小切口”助力基层“大治理”。
通讯员 张 雪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